手机版
网站首页
新闻动态
新闻资讯
行业动态
曾巩作品
传序
论议
古诗
序
论议
序
书
记
制诰
表
疏一首、札子一首
札子
卷
书
子固文学源
曾巩家族
家族成员
家族作品
后裔追考
学术研究
了解曾巩
百家论坛
作品研究
藏品公开库
文物文博
文物文博
互动频道
最新活动
动漫《南丰先生》
动漫《南丰先生》
在线留言
联系我们
线上展厅
当前位置:
网站首页
>>
学术研究
>>
了解曾巩
>>
查看详情
学术研究
了解曾巩
百家论坛
作品研究
站内搜索
热门
暂无信息
推荐
暂无信息
了解曾巩
曾巩,唐宋八大家之一
来源:
曾巩纪念馆
日期:
2017-03-15 16:17:23
点击:
2863
属于:
了解曾巩
曾巩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
《局事帖》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曾巩传世墨迹,故称为
“
孤本
”
。写完它的三年后,曾巩便去世了。
900
多年来,它在许多重要收藏家手中递传,近而闻名的是比利时藏家尤伦斯夫妇。七年前的一个秋夜,它以
1.08
亿
元的价格被拍卖成交,至今,大家都对当晚那位藏家的志在必得印象深刻,从
1200
万起经过漫长的竞价,终于把《局事帖》赢回了家。
那一晚,全场震翻了。
前一段在
中国嘉德
库房又和几位老师亲见了《局事帖》,就在看完章草名迹
《宋克临急就章》
之后。它从库房被调出来的那一刻,现场哗地一下瞬间安静了,这种发自内心的尊崇感是自然而然的——一来唐宋八大家的名头太大,又是孤本;二来,它毕竟是距今
900
多年
历史的纸本。
曾巩
《局事帖》
镜心
水墨纸本
29 × 39.5 cm
《局事帖》导读
主讲
|
尹光华先生
《局事帖》是曾巩
62
岁
那年写给同乡故人的
一封信
,这要从王安石说起。
曾巩出身儒学世家,祖父与父亲皆为北宋名臣,唐宋八大家中有两位和他一生关系重大
——
一是老师
欧阳修
,二是好友
王安石
。
他与王安石年轻时便交好,但为官之后,因政治理念不同,关系日渐尴尬。熙宁二年(
1069
),王安石得神宗信任,推行新法,曾巩主动要求离京外放任地方官。他未曾料想的是,这一去竟是整整十二年。待到写《局事帖》时,已是满头白发的花甲老人。
这十余年里,回京迟迟无望,曾巩的内心始终被豁达与沉郁两种情绪反复纠缠,此时,他收到一位朋友来信,或是有了希望,《局事帖》便是他写下的回信。
这短短
124
个字的信中,曾巩将长年外放的苦闷直白道来,读来意味深长。
尹光华先生从内容、纸张、传承等各个角度解读了这件作品,在视频和后面的文章中可以细细品读。
写完《局事帖》不久,曾巩终于在赴任沧州知州的路上,等到了神宗的召见,随后返京。但安稳的生活并不太久,三年后他便离世了。
此后
900
多年的递传中,《局事帖》被多位重要收藏家珍藏,包括
何良俊、项元汴、安仪周、王芑孙、曾燠、费念慈、许源来、张珩、张文魁等。
深读《局事帖》,另外一位不得不提的人是曾巩的老师
欧阳修
。尽管后世将两人并举,但曾巩一生受其影响深远,其
为人处世、文风和书风
都可从欧阳修的观念中找到线索。
曾巩一生最高成就是散文,文章在两宋时就被视为楷模范本,一度到了一有新文章就被争相传颂,谁读不到就焦虑的地步。但细细看来,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,文章极少抒情,以
议论见长
,
自然淳朴
,不太讲究文采,诗也大都
质朴
。
曾巩的思想与文风之变,就始于与欧阳修的相识。北宋初年,文章刻意求奇,嘉祐年间,欧阳修力矫文风之弊却备受诋侮。曾巩早年的文章也曾是
“
昆仑倾黄河
”
这般激昂跌宕,但此时起,他志在以
“
衍裕雅重
”
的文风,力矫文苑
“
浮薄奇僻
”
的弊病。这也是他推崇儒学,以复兴圣人之道为己任的实际行动之一。
曾巩 《局事帖》(局部)
来看看辞赋学家毕庶春先生整理的
宋元明清诸家
对
曾巩散文的大致评价
(有删减)——
含而不露
。散文立意深沉,绝少浮露。
质而不俚
(俚,通俗之意)。语言质素纯净,作品中不引俗语、民谣和谚语;谨严,字字有法度;峻洁,淳古明洁。
淡而实腴
。宋人称为“衍裕雅重”,元人称“深淳雅淡”,清刘熙载说“穷尽事理,其气味尔雅深厚……”
怨而不怒
。
毕庶春先生说,曾巩散文中充满了
中和之美
,这是犹如飞瀑化为静潭一般的
深沉、洗练之美
。正是他和欧阳修等人,共同奠定了北宋文风的基调。
北宋 欧阳修《灼艾帖》
“
古雅、平正、冲和
”,后世对曾巩散文的评价一样适用于他的书法。此时此刻,再来看曾巩一笔一划,恭恭敬敬的《局事帖》,对
文如其人、字如其人
的感受有更深体味——有宋一代,书风尚意,苏黄米蔡的书法崇尚个性,但也有人
恪守传统
,比如欧阳修。
欧阳修曾说:“余常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,而想前人之高致也。所谓法帖者,其事率皆吊哀俟病,叙暌离通讯问,施于家人朋友之间,不过数行而已。盖其初非用意,而逸笔余兴,淋漓挥洒,或妍或丑,百态横生,披卷发函,灿然在目,使人骤见惊艳,其意态愈无穷尽,故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,而想其为人也。”
想当年朱熹在见到曾巩遗墨后评说:“简严静重,盖亦如其为文也。此时此刻,将目光放回到《局事帖》,这里头,仿佛就立着一个
古雅淳朴
的曾巩,活脱脱的。
上一:
北宋南丰人曾巩:文学光环下的清官本色
下一:
央视百家讲坛:讲述曾巩的传奇人生!
友情链接
网站首页
|
新闻动态
|
曾巩作品
|
子固文学源
|
曾巩家族
|
学术研究
|
藏品公开库
|
文物文博
|
互动频道
|
线上展厅
联系人:
徐也秋
手机:
16623141699
电话:
0794-3227826
传真:
0794-3227826
邮件:
1244660624@qq.com
网址:
http://www.nfzgjng.cn
地址:
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琴城镇环城南路曾巩纪念馆
南丰县曾巩纪念馆
版权所有 2016-2025
赣ICP备17000954号